每周打2次太极拳改善帕金森
本报记者 朱菁菁
太极拳对于中国人来说都很熟悉,可*近国外的神经内科专家也爱上了太极拳。国外研究显示,每周2次的太极拳锻炼,对于轻中度帕金森患者来说,可能获益良多。
每周打2次太极拳患者跌倒风险显著降低
*近,一个俄勒冈研究机构在四个城市中进行了一项研究,关于运动对轻中度帕金森病患者的帮助,其结果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一个新研究中。科学家在其中**报道,每周2次的太极训练项目,可以改善受试者的姿势稳定性和步行能力,减少受试者的跌倒。
这项研究一共历时4年,研究者们随机将195名患者分入3个运动组:太极组、抗阻训练组或牵伸运动组。患者参加的训练每周2次,每次60分钟,共进行24周。结果发现,太极组的平衡显著优于牵伸运动组,这证实其躯体控制能力和步行能力改善显著。在平衡和步行距离方面,太极组受试者表现也优于抗阻运动组。*后,太极组比起牵伸运动组跌倒率显著降低,并且与抗阻运动组同样有效。
研究人员Li博士指出:“这些结果有显著的临床意义,因为它们提示可以使用低中强度运动太极,作为现有物理治疗外的补充治疗,解决帕金森病中的一些关键问题,如姿势和步态的不稳定。患者平衡和步态的改善,表明太极运动可用于存在上述问题的患者康复治疗。”Li博士所进行的包含六个太极运动太极项目与八套常规运动相整合,关注于患者体重转移、重心控制、踝关节摆动以及前后侧方踏步。自然呼吸也整合到了常规训练中。
打太极拳可改善平衡能力不过有关节炎就别蹲太低
中大医院康复科专家夏扬告诉记者,对于帕金森患者来说,运动功能受损是*突出的表现之一。许多患者的肌肉张力出现问题,直接影响到本人的平衡协调性,患者会出现步行困难、稳定性丧失、经常跌倒的问题,不仅增加受伤风险,连日常生活自我料理都越来越苦难。“而太极拳运动节奏相对缓慢,但对于肌肉有的牵伸作用,同时可以改善平衡功能。所以对于这类患者来说应该有益处。”
除了帕金森患者外,太极拳的适应人群比较广泛。“目前看来,只有明确有骨性关节炎**是膝关节炎的患者,在打太极拳的时候需要慎重。因为太极拳有下蹲的姿势,如果蹲得过低,那么膝盖负荷就会增加,反而会带来不重要的影响,所以对于这类人来说,就不易蹲位过低,打拳也不要过于频繁。另外,虽然太极拳可以改善平衡能力,但如果患者平衡能力不佳,在做一些需要单脚*立的动作时,*好有所保护,避免做这些高风险的动作,以免带来额外的风险。”
另外,夏扬告诉记者,曾经有专家研究显示,即便对于卧床不起的患者来说,能够坐在床上打“坐式太极”,也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体能,对患者的协调能力也有显著提高。
(本文来源:南京龙虎网-金陵晚报 )
- 上一篇:运动控血糖 试试太极拳
- 下一篇:想瘦身?练太极
相关资讯
- 2011-10-15 ● 关于太极拳“松”的话题
- 2012-11-03 ● 功夫学校六大特色 打造*佳学习环境
- 2015-01-24 ● 健身新时尚 ,太极“慢生活”
- 2016-03-02 ● 什么才是真正的习武之人
- 2011-10-26 ● 陈卜其人
- 2015-10-23 ● 快看看你有没有发现通向太极拳*高境界的途径!
- 2015-02-26 ● 太极拳——未来*庞大的健康产业
- 2014-12-23 ● 长期练太极,人体发生的**变化